《往事悠悠》写完后,江苏文艺出版社决定出版。编辑看了书稿后,建议肖华删掉童年的回忆,把她与张艺谋的婚变和纠葛写得更详细些。
肖华不同意,《往事悠悠》是她的回忆录,应该包括她的童年生活。与张艺谋之间的婚变和纠葛,肖华不愿意再增加篇幅,被人当作猎奇的花边新闻。
肖华写自传的事传开后,媒体疯狂炒作,南方一家报纸从出版社看到了书稿,以《我和张艺谋的婚恋史》为题,对书稿进行了摘要刊发。国内还有一家大报进行全文转载。
肖华立即与这家报社取得联系,给对方发电报。国内电报最长的只允许发400个字,她一口气写了396个字,坚决抗议报社再刊发书稿的下半部分。
(张艺谋)
张艺谋从媒体上得知消息后,给江苏文艺出版社打电话,认为肖华的自传不具备文学价值,并且侵犯了他的隐私权,他抗议肖华的自传出版。
面对张艺谋的施压,出版社将书稿从印刷厂调回来,再次进行严格的审查。
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一致认为,这是一部有意境的自传体文学作品,作者娓娓道来,写出了一个特殊的时代和真实的人生。
面对张艺谋的阻挠,肖华很坚强,不再软弱,坚决要出版《往事悠悠》。
出版社也顶住压力,站在肖华这一边,于1992年12月将《往事悠悠》出版了,首印5万册。
《往事悠悠》上市后,被读者抢购一空。1993年2月,江苏文艺出版社将该书再版3万册,同样深受读者欢迎。
张艺谋并没有读过肖华创作的《往事悠悠》,是媒体的炒作给他带来了压力,以为肖华在贬损他。
然而肖华在书稿里写的是张艺谋的奋斗,他的成长,他的喜怒哀乐,及他们相爱、离婚的前前后后。
(肖华)
肖华的文字是克制的,没有刺伤张艺谋,她将感情的巨浪隐藏在心底。可以说,肖华是一个大度、重情重义的女子,张艺谋给她带来了这么大的伤害,她依然能在自传中保持理性。